耕地
拼音gēng dì
注音ㄍㄥ ㄉ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用犁把田地里的土翻松。老黄牛正在耕地。(作谓语)
(2)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耕地面积。(作定语)
[构成]
动宾式:耕|地
英文翻译
1.(用犁把土翻松) plough; till
2.(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cultivated land [fields]; farmland; tilth; plough land; field land; cultivation land
详细解释
◎ 耕地 gēngdì
(1) [till;plough]∶用犁或耙翻地,准备播种、中耕或收获
(2) [plow]∶用犁翻地
◎ 耕地 gēngdì
[tillable field] 可以耕种的田地
(1).翻松田土。 唐 王建 《原上新居》诗:“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 唐 杜荀鹤 《题觉禅和》诗:“耕地戒侵连塚土,伐薪教护带巢枝。”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两个耕夫在耕地。”
(2).种植作物的土地。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二:“非机耕的地方国营农场二千八百九十七个,耕地面积将达到九百二十九万亩。” 周而复 《印第安人》:“他有二十公顷耕地,不属他个人所有,是公社的。”
基本含义
- 指农民耕种的土地,也比喻可供人利用的资源或机会。
详细解释
- 耕地是农民进行耕种的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引申意义上,耕地也可以指可以供人利用的资源或机会。这个成语表示着一种珍贵的资源或机遇,需要好好加以利用。
使用场景
- 耕地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可利用的资源或机会,比如人才、市场、商机等。同时,也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机会,不要浪费资源。
故事起源
- 耕地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子曰:‘无耕地者,何以终身食哉’”。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们说的,意思是没有耕地怎么能保证终身的食物。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引申为除了农田之外的其他可利用资源。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是“耕地”,谓语是“无”或“何以终身食”。
例句
- 1. 这个项目是个耕地,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2. 他是个创业的好耕地,你可以和他合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片农田,农民正在耕种,表示这是一块可利用的资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农业、资源利用有关的成语,比如“播种”、“丰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每天都去耕地,种植各种蔬菜。2. 初中生:学习就像耕地一样,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好的成绩。3. 高中生:这个城市有很多商机,是个很好的耕地。4. 大学生:大学是个宝贵的耕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为将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