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敌如虎
拼音wèi dí rú hǔ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wèi dí rú hǔ ㄨㄟˋ ㄉㄧˊ ㄖㄨˊ ㄏㄨˇ
畏敌如虎(畏敵如虎)
害怕敌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復出 祁山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贾栩 、 魏平 数请战,因曰:‘公( 司马懿 )畏 蜀 如虎,奈天下笑何!’ 宣王 病之。” 明 徐光启 《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省兵之餉并以厚战士,以精器甲,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基本含义
- 形容对敌人非常害怕,像对待老虎一样畏惧。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的“畏敌”指的是害怕敌人,“如虎”表示像对待老虎一样恐惧。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对敌人非常害怕,畏缩不前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在面对强大对手时,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和不敢轻易挑战的心态。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故事中,齐国的公子重耳被赵国的兵士追击,他逃到一片草丛中,看到一只老虎在那里休息。重耳被老虎的威势吓得不敢前进,后来赵国的兵士发现了他,他只好投降。后来,他成为了齐国的君主,改革了国家,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君主。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面对强大敌人时的畏惧心理。
成语结构
- 主语+畏敌+如虎
例句
- 1. 面对这个强大的对手,他畏敌如虎,不敢轻易挑战。2. 虽然他是一位有实力的选手,但在面对这位冠军时,他显得畏敌如虎,举步维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面对一只巨大的老虎时的恐惧感,将这种恐惧感与畏敌如虎的含义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策略和兵法,例如《孙子兵法》等,以了解更多关于战争和敌对关系的成语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说老虎很厉害,所以我畏敌如虎,不敢靠近动物园的老虎笼。2. 初中生:考试前,同学们都畏敌如虎,拼命复习,希望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队员畏敌如虎,但我们仍然全力以赴,争取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