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收榷在词典中的解释
shōuquè

收榷

拼音shōu què

注音ㄕㄡ ㄑㄩㄝ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收归专卖。《旧唐书·食货志下》:“於是始大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立监院官吏。”

基本含义

  • 指对问题或争议进行商讨、辩论,以达到解决和明确的目的。

详细解释

  • 收榷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收”和“榷”组成。其中,“收”表示接受、收取,而“榷”则指商讨、辩论。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通过商讨、辩论来解决问题或明确事情的真相。

使用场景

  • 收榷常用于形容双方就某个问题进行激烈的辩论或商讨的场景,以达到解决和明确的目的。可以用于描述政治、法律、经济等领域的辩论和商讨过程。

故事起源

  • 收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三年》中。当时,齐国大夫管仲和鲁国大夫季孙斯因为一场争议而进行商讨和辩论,最终通过收榷解决了问题。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描述商讨、辩论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 收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第一个字是动词,第二个字是名词。

例句

  • 1. 他们为了解决争议,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收榷。2. 在会议上,各方代表进行了长时间的收榷,最终达成了共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收榷这个成语与商讨、辩论的场景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两个人在激烈地商讨问题,进行辩论的情景,同时记住“收榷”这个词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商讨、辩论的技巧和方法,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辩论和解决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为了选班长进行了一次收榷,最后选出了最受大家欢迎的同学。2. 初中生:在班会上,同学们就是否要组织一次郊游进行了激烈的收榷。3. 高中生:学生会成员对学校的新政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收榷,最终提出了一些建议。

拆字解意

收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