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柩
拼音qǐ jiù
注音ㄑㄧˇ ㄐㄧ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把棺材从丧家或厝地抬走,出殡入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祭物多与了店家与车夫,随即起柩而行。”
基本含义
- 指死者的灵柩被抬起,即送葬。
详细解释
- 起柩是指将死者的灵柩抬起,准备进行丧葬仪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送葬的场景,表示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
使用场景
- 起柩常用于描述丧葬仪式,可以用于描述参加丧葬活动、送别逝者等场景。
故事起源
- 起柩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年》中。据传,晋国公子重耳被追杀,襄公为了掩护他,自愿替他承担危险。最后,襄公被追兵杀死,重耳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众人抬起襄公的灵柩,送他最后一程。这个故事中的“起柩”一词,由此成为了送葬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由“起”和“柩”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今天我们要去参加老师的起柩仪式。2. 家人们悲痛地抬起亲人的起柩,送他走向永远的安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参加了一场葬礼,看到人们抬起灵柩送别逝者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起柩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丧葬相关的成语,如“殡葬”、“扶柩”等,进一步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起柩仪式,全校师生都去送别校长。2. 初中生:我曾经参加过一场起柩仪式,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死亡的场景。3. 高中生:起柩是人们送别逝者的仪式,也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