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需索在词典中的解释
suǒ

需索

拼音xū suǒ

注音ㄒㄩ ㄙ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需索 xūsuǒ
    [extort] 求取;勒索
    皂隶之所殴骂,胥徒之所需索,皆相良者而施之暴。——《聊斋志异》

英文翻译

  • 1.demand

详细解释

  • (1).搜寻,求取。《宣和遗事》后集:“时左藏库金帛已罄尽,乃於宫中需索得金鐶等八百两与之,其人不谢而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后弟所分荡尽,復从兄需索。”
    (2).敲诈勒索。《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若或洩漏风声,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诈害民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皂隶之所殴駡,胥徒之所需索,皆相良者而施之暴。” 陈少伯 《兴中会革命史要·台湾方面之活动》:“﹝年老人﹞看见我进去,以为又是 日本 人藉端需索了。”

基本含义

  • 指需要寻求、追求或索求。

详细解释

  • 需索是一个动词短语,由“需”和“索”两个词组成。其中,“需”表示需要,指对某种东西有需求;“索”表示寻求或追求,指通过努力去寻找或追求所需的东西。需索的含义是指需要寻求、追求或索求某种东西。

使用场景

  • 需索常用于描述人们对知识、技能、资源等的追求和获取。它可以用来形容学习者积极探索知识,努力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也可以用来形容职场人士不断追求进步,努力寻求发展机会。

故事起源

  • 需索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逍遥游》一文。故事中,有人问庄子的老师老聃:“怎么才能修养身心,达到逍遥自在的境地呢?”老聃回答说:“需索于物,虽不能得,心则已矣。”意思是说,虽然不能得到所需的东西,但通过不断地追求和寻找,心灵已经得到了满足。从此,人们把“需索”用来形容追求、寻求或索求的行为。

成语结构

  • 需索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不断需索。2. 在职场上,我们要不断需索,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需索”与“追求知识”、“努力寻找”等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学生在图书馆里努力查找资料,或者一个职场人士积极寻找提升自己的机会,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需索”成语的应用场景和故事起源。还可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成语,提高对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不断需索,获取更多的知识。2. 初中生: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我每天都在网上需索各种学习资源。3. 高中生:我觉得高中阶段是一个需索知识的重要阶段,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追求进步。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不断需索,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拆字解意

需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