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大于本
拼音zhī dà yú bě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zhī dà yú běn ㄓㄧ ㄉㄚˋ ㄧㄩˊ ㄅㄣˇ
枝大于本(枝大於本)
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 潁川 ,凌轢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基本含义
- 指对次要的事物过分关注,而忽略了主要的事物。
详细解释
- 成语“枝大于本”由“枝”和“本”两个字组成。“枝”指树枝,代表次要的事物;“本”指树干,代表主要的事物。成语的含义是指过分关注次要的事物,而忽略了主要的事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讽刺、教育等场合,用来形容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重要的方面。
故事起源
- 成语“枝大于本”最早出现在《汉书·杨震传》中。据说,杨震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处理一起案件时,过于关注细节而忽略了案件的主要问题,导致了错误的判断。后来,人们用“枝大于本”来形容这种过分关注次要事物而忽略主要事物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握住主要的事情,不让枝大于本。2. 他在论文中花了大量篇幅讨论细节,结果忽略了整个研究的核心问题,真是枝大于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枝”想象成树枝,代表次要的事物;将“本”想象成树干,代表主要的事物。通过对比树枝和树干的大小,来理解“枝大于本”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这个成语相关的成语,如“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等,深入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喜欢花很多时间在细节上,而忽略了重要的部分,真是枝大于本。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我却只写了一些琐碎的细节,完全忽略了家乡的特色和文化,真是枝大于本。3. 高中生:我在准备高考时,总是过分关注一些容易得分的题目,而忽略了一些基础知识,这样学习效果肯定不好,真是枝大于本。4. 大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我过于注重一些细节操作,而忽略了实验的设计和目的,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偏差,真是枝大于本。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把握住关键的事情,不要让一些琐碎的细节影响了工作的进展,不要让枝大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