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数
拼音yī lüè shù
注音ㄧ ㄌㄩㄝˋ ㄕ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一一略举。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 朱买臣 一略数,请相公听拜覆。”
基本含义
- 一略数是指能够一目了然地计算出数量。
详细解释
- 一略数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夫一略数也,不可得而闻矣。”意为能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数量。这个成语强调了计算速度快且准确无误的能力。
使用场景
- 一略数常用于形容人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可以迅速地完成数学计算、统计工作等。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数量非常多,无需细数就能知道。
故事起源
- 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张衡的天文学家,他能够以一目了然的方式计算出星星的数量。因此,人们就用“一略数”来形容他的计算能力。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他数学好,一略数就能算出最复杂的题目。2. 这位老师的计算能力很强,一略数就知道学生的考试成绩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一略数”与迅速计算、准确统计相联系,想象一个人迅速地数数并得出结果的场景。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数学、计算能力相关的成语,如“心算”、“满堂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数学成绩提高了,现在能一略数出乘法口诀表了。2. 初中生:他是我们班的数学天才,一略数就能解决复杂的方程题。3. 高中生:这个物理题很复杂,但他一略数就能算出来。4. 大学生:他是我们学校的数学奥赛冠军,一略数就能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