玷渎
拼音diàn dú
注音ㄉㄧㄢ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玷污,玷辱。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其子曰:‘大人九伯乱道,玷瀆高明。’盖俗谓神气不足者为九伯。”
基本含义
- 玷污、亵渎、辱骂。
详细解释
- 玷渎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对人、事物的亵渎、辱骂或玷污。它表示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不敬或不尊重。
使用场景
- 玷渎常用于描述对宗教、信仰、道德、名誉等方面的亵渎行为。也可以用来描述对人格、声誉等的侮辱。
故事起源
- 玷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指对祭祀仪式的不重视或不敬。后来逐渐扩展到对人、事物的亵渎和辱骂。
成语结构
- 玷渎是一个形容词,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言论玷渎了我们的先祖。2. 这个恶意的谣言玷渎了他的名誉。3. 对于宗教信仰的玷渎是不可容忍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玷渎”与“污渍”联想,形象地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玷污和亵渎。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亵渎圣贤”、“渎职”等,以扩展对类似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粗话玷渎了老师的形象。2. 初中生:他的无礼行为玷渎了校训的精神。3. 高中生:这篇文章玷渎了名人的形象和声誉。4. 大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歪曲报道玷渎了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