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蜡烛
拼音yáng là zhú
注音ㄧㄤˊ ㄌㄚˋ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邹韬奋 《经历》二:“夜里十点钟照章要熄灯睡觉,我偷点着洋蜡烛躲在帐里偷看。”
基本含义
- 指外国的蜡烛,比喻外国的事物或文化。
详细解释
- 洋蜡烛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洋指的是外国的,蜡烛是一种照明工具。洋蜡烛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外国的蜡烛,用来比喻外国的事物或文化。它常常用来表示对外国事物的向往、崇拜或模仿。
使用场景
- 洋蜡烛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过分迷恋或模仿外国文化,丧失自己的文化特色。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些人盲目追求外国事物,忽视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贬义的语境中,贬低那些盲目追求外国事物而忽视本国文化的人。
故事起源
- 洋蜡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照明工具。在古代,中国使用的是蜡烛,而欧洲使用的是蜡烛。由于欧洲的蜡烛相对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受到了中国人的向往和羡慕。随着中国与外国交往的增加,洋蜡烛这个成语逐渐形成并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洋蜡烛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由“洋”、“蜡”和“烛”三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整天迷恋洋蜡烛,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根。2. 这个节目太洋蜡烛了,完全没有中国特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洋蜡烛”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外国的蜡烛,非常兴奋地照亮周围的一切,表示对外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邻居整天追求洋蜡烛,完全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2. 初中生:有些同学盲目模仿外国人,整天沉迷于洋蜡烛。3. 高中生:洋蜡烛成了他们追求时尚的代名词,忽视了本土文化的魅力。
4. 大学生
- 洋蜡烛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不要盲目模仿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