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自高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o

自高

拼音zì gāo

注音ㄗㄧˋ ㄍ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1).自然高大。《庄子·田子方》:“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 唐 魏徵 《论治疏》:“又天居自高,龙鳞难犯,在於造次,不敢尽言。”
    (2).自傲;抬高自己。《后汉书·袁绍传》:“性矜愎自高,短於从善,故至於败。” 宋 陈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书》:“后生小子遂以某为假 伯恭 以自高,痴人面前真是不得説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 家女子倒百般好,只有些儿毛病,专一恃贵自高,不把公婆看在眼里。”
    (3).犹自重;自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

基本含义

  • 自我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详细解释

  • 指一个人自以为优秀、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自我膨胀。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自大、自负,看不起他人,不顾及别人感受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自高的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凡人之所以自高者,以为他人不及己也。”这句话形容了曹操自负的性格,后来被人们引申为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自高自大,不愿意与人合作。2. 她总是自高自大地对待别人,没有朋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自高”与“自以为了不起”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自负、自大相关的成语,如“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自高自大,不肯与我们一起玩。初中生:这个学生成绩好,但是他总是自高自大,不愿意帮助别人。高中生:这个选手自高自大,以为自己无敌,结果输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