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官
拼音dūn guān
注音ㄉㄨㄣ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辽 代御宴时被赐坐的官员称“墩官”。《辽史·国语解》:“ 辽 《排班图》,有高墩、矮墩、方墩之列。自大丞相至阿札割只,皆墩官也。”
基本含义
- 指官职低微、权力有限的官员。
详细解释
- 墩官是由“墩”和“官”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墩”意为低矮、矮小,“官”意为官员。墩官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官职低微、权力有限的官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官职低微、权力有限的官员,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职位虽然有名有份,但实际上影响力不大。
故事起源
- 关于墩官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用来形容那些地位较低、权力有限的官员。
成语结构
- 墩官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虽然是个墩官,但是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2. 这位墩官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他在基层工作中贡献很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墩官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低矮的官员站在墩子上,表示他的官职低微。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官职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个墩官,但是他每天都很努力工作。2. 初中生:她虽然是个墩官,但是她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3. 高中生:这位墩官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他在基层工作中付出了很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