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胡服在词典中的解释

胡服

拼音hú fú

注音ㄏㄨˊ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古代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服装。后亦泛称外族的服装。《后汉书·五行志一》:“ 灵帝 好胡服、胡帐、胡牀、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齐显祖 ﹞或身自歌舞,尽日通宵,或散髮胡服,杂衣锦綵。”《宣和遗事》后集:“自屏后呼其妻出拜二帝曰:‘此女汝家人也。’妇人出拜已,衣胡服,二帝不能识之。”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我伯叔,我昆弟,我亲戚故旧,固犹是冠胡冠服胡服,以苟安其奴隶也。”参见“ 胡服骑射 ”。

基本含义

  • 指不合时宜的穿着或装束。

详细解释

  • 胡服源自中国古代的胡人服饰,由于胡人与汉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服饰文化,因此胡服成为了表示与主流文化不符的象征。胡服在成语中的意义扩展为指不合时宜的穿着或装束,强调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使用场景

  • 胡服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的穿着或装束与场合不相称。它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的不懂得适应环境,或者形容某人的行为不合时宜。

故事起源

  • 胡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汉族与胡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胡人的服饰与汉族有所不同,因此胡服成为了与主流文化不符的象征。由于胡人服饰的异样性,胡服逐渐演变成了表示不合时宜的象征。

成语结构

  • 成语“胡服”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穿着胡服去参加正式的宴会,真是太不得体了。2. 这种场合你穿得这么随便,简直是胡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穿着胡乱的服装出现在正式场合的情境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这个场景与“胡服”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胡服相关的成语,如“胡作非为”、“胡说八道”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穿着胡服去上学,同学们都笑话他。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穿胡服,老师一定会批评的。3. 高中生:在学校的舞会上穿胡服,真是太不合时宜了。4. 大学生:他在毕业典礼上穿着胡服,让人觉得他不太认真对待这个重要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