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训仪在词典中的解释
xùn

训仪

拼音xùn yí

注音ㄒㄩㄣˋ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庭训和仪范。 唐 权德舆 《唐故使持节郴州诸军事权知郴州刺史赐绯鱼袋李君墓志铭序》:“嗣子 卢氏 县尉 操 、次子前明经 掖 、支子某等,皆以《孝经》而承训义。”

基本含义

  • 纠正错误、规范行为。

详细解释

  • 训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训”意为纠正、教导,而“仪”则指礼仪、规范。训仪的基本含义是纠正错误、规范行为,教导他人遵守规范和礼仪。

使用场景

  • 训仪常用于描述教育、培训或纠正行为的场景。它可以用来表达教育者对学生的期望,也可以用来提醒他人遵守规范和礼仪,使社会秩序更加和谐。

故事起源

  • 训仪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孙通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他非常注重礼仪和规范行为。有一次,刘备的儿子刘禅违反了礼仪,孙通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教导,希望他能纠正错误。这个故事成为了训仪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训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训”作动词,意为教导、纠正,而“仪”作名词,意为礼仪、规范。两个字结合起来,表示纠正错误、规范行为。

例句

  • 1. 老师对学生进行训仪,希望他们能够遵守校规校纪。2. 这个组织举办了一次训仪活动,旨在提高成员的规范意识和礼仪修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训仪。可以想象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导他们遵守规范和礼仪的场景。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若想进一步学习有关礼仪和规范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另外,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教育和纠正行为相关的成语,如“教导有方”、“谆谆教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训仪我们,让我们知道要遵守校规。2. 初中生:班主任严格要求我们训仪,不准迟到早退。3. 高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训仪活动,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4. 大学生:在大学里,训仪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训仪”。

拆字解意

训仪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