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猪栗
拼音bái zhū lì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白猪栗 ,是一种中药
读音:Bái Zhū Lì
简介:
【别名】滇锥栗、椎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剥去总苞,晒干。
详细解释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20-25m。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纵裂。幼枝无毛,有时有粉白色鳞秕。叶互生;叶柄长1.5-2.5cm;叶片硬革质,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3cm,宽3.5-9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中部以上疏生锯齿或波状齿,无毛,下面幼时被黄棕色鳞秕,老时被银灰色或灰白色紧贴的蜡层,叶面中脉在上面微突起,侧脉6-9对,支脉较明显。花单性,雄花序常呈圆锥状,轴密生黄褐色鳞秕;雌花单朵生于苞内。果序长8-15cm,每壳斗具1果;壳斗宽卵形至近球形,常有短柄,顶端破裂,连刺直径1.5-2cm,高1.2-1.8cm,熟时2瓣裂,刺常基部连生成3-5刺环,刺长3-6mm,稀达1cm,壳斗壁可见;坚果宽卵形至球形,直径1-1.5m,高1-1.4m,顶部疏被平伏毛,果脐小于坚果底部。花期4-5月,果期翌年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800m的针阔叶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四川(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
【功能主治】宁心益肾。主心悸;耳鸣;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糖水送服,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完全不符合实际或出乎意料。
详细解释
- 白猪栗是由“白猪”和“栗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白猪代表白色的猪,而栗子则代表一种坚硬的果实。白猪栗指的是猪吃栗子这种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用来形容事物完全不符合实际或出乎意料的情况。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事物与常理相悖、出乎意料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举止荒诞可笑,或者用来形容某种情况的荒谬程度。
故事起源
- 关于白猪栗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和寓言。故事中,猪吃栗子是一种荒诞的场景,因为猪通常不会吃这种坚硬的果实。这个故事的流传逐渐演变成了成语“白猪栗”,用来形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要由“白猪”和“栗子”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想法太白猪栗了,根本不可能实现。2. 这个计划太白猪栗了,根本没有可行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白猪栗”想象成一只白色的猪在吃栗子,这种情景本身就很荒诞可笑。你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狐假虎威”、“鸡同鸭讲”等,它们都是用来形容不符合实际或荒谬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次月球漫步,我觉得这个想法太白猪栗了!2. 初中生:他的计划太白猪栗了,根本不可能成功。3. 高中生:这个政策太白猪栗了,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4. 大学生:他的论文观点太白猪栗了,没有任何依据支持。5. 成人:他的想法太白猪栗了,根本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