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卒
拼音yà zú
注音ㄧㄚˋ ㄗ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唐 宋 时官衙的卫兵。迓,通“ 衙 ”。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潮州象》:“ 惠州 太守挈家从 福州 赴官,道出于此……﹝野象﹞举羣合围 惠 守於中,閲半日不解。 惠 之迓卒一、二百人,相视无所施力。”参见“ 衙兵 ”。
基本含义
- 指迎接客人或者送行时,不分场合,都要以热情周到的态度对待。
详细解释
- 迓卒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迓意为迎接,卒意为送行。这个成语强调了在迎接客人或者送别时,都应该保持热情周到的态度,不分场合。
使用场景
- 迓卒可以用来形容待人的态度,无论是迎接客人还是送别,都应该表现出热情周到的态度。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提醒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要注意待人接物的礼貌和热情。
故事起源
- 迓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讲述了项羽在攻下垓下后,派人去接收韩信。当韩信到达垓下时,项羽亲自迎接,并且对韩信非常礼遇,表现出非常热情周到的态度。后来,人们用“迓卒”来形容待人接物时的热情款待和周到。
成语结构
- 迓卒由两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意义。迓意为迎接,卒意为送行。
例句
- 1. 他总是能够以迓卒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客人。2. 在公司的年会上,我们应该以迓卒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来宾。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这个成语的发音“yà zú”与“压足”相似,压足可以理解为用力踩踏,而迓卒则是相反的含义,即以热情周到的态度迎接和送别。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待人接物相关的成语,例如:“待人如蛇蝎”、“以礼待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以迓卒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新同学。2. 初中生: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该以迓卒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客人。3. 高中生:在面试时,应该以迓卒的态度对待面试官,展现出自己的热情和礼貌。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以迓卒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新生,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