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抉目吴门在词典中的解释
juémén

抉目吴门

拼音jué mù wú mé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jué mù wú mén ㄐㄩㄝˊ ㄇㄨˋ ㄨˊ ㄇㄣˊ

    抉目吴门(抉目吴門) 

    春秋 时, 吴国 大夫 伍员 (字 子胥 )劝 吴王 夫差 拒绝 越国 求和。 夫差 听信谗言,赐 子胥 剑,令自尽。 子胥 临死时说:“抉吾眼置之 吴 东门,以观 越 之灭 吴 也。”见《国语·吴语》、《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为忠臣被谗殉身的典故。 明 高启 《谒伍相祠》诗:“鞭尸 楚 墓生前孝,抉目 吴 门死后忠。”亦作“ 抉目东门 ”、“ 抉目胥门 ”、“ 抉目悬门 ”。 元 萨都剌 《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 越 来兵伍?” 高旭 《收辑亡友宁太一遗墨装订成册因题四首以弁其首》之二:“挺身 大泽 呼 张楚 ,抉目 胥门 看沼 吴 。” 傅尃 《次韵和亚子》:“抚头看镜斯何事,抉目悬门事可哀。”亦省作“ 抉目 ”、“ 抉眼 ”、“ 抉眸 ”。《旧唐书·太宗纪下》:“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 宋 陆游 《书愤》诗:“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蔡寅 《丙辰岁除》诗之二:“抉眸 胥 相看 吴 沼,披髮 伊川 讖陆沉。”

基本含义

  • 形容眼光独特,见解高远。

详细解释

  • 抉目,指眼光犀利,能看出事物的本质;吴门,指古代吴国的大门,也指吴地,即现在的江苏地区。抉目吴门形容一个人的眼光敏锐,见识高超,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价值。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眼光独到,见解高远,尤其是在分析问题、判断事物时能够洞察一切。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宋时期。当时,有位叫陆机的文学家在一次游历吴地时,看到了吴地风景的美丽和吴人的才情,他写下了“抉目吴门”的诗句,形容吴地的人们眼光独到,见识高远。后来,这个诗句逐渐演变成了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眼光敏锐。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抉目”修饰宾语“吴门”。

例句

  • 1. 他的眼光真是抉目吴门,能够看透问题的本质。2. 这位教授的研究成果抉目吴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站在吴门前,用锐利的目光看着远方,表示自己的眼光独到,见识高远。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吴地的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要成为一个抉目吴门的人。2. 初中生:这本书的作者真是抉目吴门,能够看透人性的复杂。3. 高中生:他的演讲真是抉目吴门,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有抉目吴门的眼光,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拆字解意

抉目吴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