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视肉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ròu

视肉

拼音shì ròu

注音ㄕㄧˋ ㄖ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 狄山 , 帝尧 葬于阳, 帝嚳 葬于阴。爰有熊、羆、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郭璞 注:“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也。食之无尽,寻復更生如故。”
    (2).《史记·李斯列传》:“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 司马贞 索隐:“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庄子》及《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 扬子 《法言》曰:‘人而不学,如禽何异?’言不能游説取荣贵,即如禽兽,徒有人面而能彊行耳”后因以借指禽兽。 元 张翥 《前出军》诗之二:“男儿不封侯,百年同视肉。”

基本含义

  • 视肉意为只看到表面,不看内在的价值或实质。

详细解释

  • 视肉是由“视”和“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视”表示看、看待,而“肉”则代表表面、外貌。视肉的意思是只看到外貌,不关注内在的价值或实质。

使用场景

  • 视肉常用于描述那些只看到外表,而不愿意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的人或行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只看重物质表象,对内在品质不加以重视的人。

故事起源

  • 视肉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在这个故事中,晋国的襄公派遣使者到楚国拜访,楚国的国君楚襄王却只看重使者的外表,认为他们不够高大威猛,便对他们不屑一顾。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只看重外貌,而应该更加注重内在的品质。

成语结构

  • 视肉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视”是动词,意为看、看待;而“肉”则是名词,表示表面、外貌。

例句

  • 1. 他只看到了她的外貌,完全视肉而不视心。2. 这个公司只看重员工的学历,完全是视肉行为。3. 别只看他的外表,要学会视肉而不视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视”字和“肉”字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只看到一块肉,而不关心它的内在,从而形成视肉的意象。

延伸学习

  • 视肉是中国语言中的一种成语,了解更多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只看到我上课不认真,完全视肉而不视心。2. 初中生:有些人只看重别人的外表,完全视肉而不视貌。3. 高中生:这个招聘公司只看重求职者的学历,完全是视肉行为。4. 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会视肉而不视貌,更加注重人的内在品质。

拆字解意

视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