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冒
拼音měng mào
注音ㄇㄥˇ ㄇ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昏迷不省人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予中表兄 李善胜 ,曾与数年辈鍊朱砂为丹,经岁餘,因沐砂再入鼎,误遗下一块。其徒丸服之,遂发懵冒,一夕而毙。”
基本含义
- 形容因突然受到惊吓或迷惑而脑子一片空白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懵冒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懵指的是脑子一片空白,冒指的是脑袋发晕。懵冒形容一个人突然受到惊吓、迷惑或困惑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
使用场景
- 懵冒多用于形容某人突然遭遇到突发事件或受到意外惊吓时的状态。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在面对困难或复杂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应对。
故事起源
- 懵冒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故事《招财进宝》中。故事讲述了一个贪婪的商人在寻宝时被巧妙布置的陷阱吓得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
成语结构
- 懵冒是由形容词“懵”和“冒”组成的。其中,“懵”用来形容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冒”用来形容脑袋发晕。
例句
- 1. 他听到突然的巨响,吓得懵冒了。2.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他完全懵冒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懵冒”联想成一个人突然受到惊吓或困惑时,脑子一片空白,脑袋发晕的状态。可以通过想象自己或他人遇到困难时的表情和状态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懵冒”相关的成语,如“目瞪口呆”、“一头雾水”等,以丰富对表达困惑或迷茫状态的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突然提问,我被吓得懵冒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2. 初中生:考试时遇到一道难题,我完全懵冒了,不知道该如何解答。3. 高中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激动得懵冒了,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被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