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露屑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è

露屑

拼音lù xiè

注音ㄌㄨˋ ㄒ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露水和玉屑。语本《史记·孝武本纪》“承露僊人掌”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 建章宫 承露盘高三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宋 尹焕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词:“餐尽香风露屑,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 元 萨都剌 《九华山石潭驿》诗:“仙掌九秋倾露屑,天河半夜碍星槎。”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痕迹或征兆已经显露出来。

详细解释

  • 露屑一词源自于《左传·宣公三年》:“露屑之征,可立而取也。”意为事物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可以立即采取行动。它形象地比喻事物的痕迹或征兆已经显露出来,提醒人们及时行动或做出判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迹象或征兆已经显露出来,需要及时行动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各种情境,如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其中的这个成语来源于宣公三年的一则事件。当时晋国的宣公在外出时,发现了敌人的迹象,于是立即采取了行动,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危险。这个事件成为了后人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主要由“露”和“屑”两个字组成,其中“露”表示显露, “屑”表示痕迹。

例句

  • 1. 他的行为举止已经露屑出他的真实意图。2. 这个公司的财务报表露屑出了其经营问题。3. 这场暴雨露屑出了城市排水系统的不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露屑”与“显露”的发音相联想,同时可以想象在地上留下的小痕迹,表示事物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左传》中的相关故事来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或书籍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露屑情况,并学习如何及时行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偷吃了巧克力,结果露屑了,妈妈生气了。2. 初中生:老师说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成绩就会露屑,所以要努力学习。3. 高中生:最近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关于环境污染的报道,这些报道露屑出我们需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4. 大学生: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我们团队发现了市场上的一个商机,这个商机的露屑是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拆字解意

露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