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地物在词典中的解释

地物

拼音dì wù

注音ㄉㄧˋ 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地物 dìwù
    [surface features;man-made surface features of a region] 地表面的固定性物体(包括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例如,居民点、道路、江河、树林、建筑物等。不同的地物对军队战斗行动有着不同的影响

英文翻译

  • 1.{测绘} surface features (usu. man-made features of a region); culture feature (分布在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 如居民点、道路、水利工程建筑, 一般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地图上)

详细解释

  • (1).土地所生之物。《周礼·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国语·周语下》:“度之天神则非祥也,比之地物则非义也。”
    (2).分布在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如树木、建筑物等,作战时多利用之。 毛泽东 《抡持久战》七十:“为了保存自己……于是利用地形地物,采取跃进运动,疏开队形。” 吴组缃 《山洪》三二:“但利用地物和在地上打滚的一套,他的身手显得不如别人灵巧。”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九章:“他是一个老兵,利用地形地物异常熟练,一切坡坎、灌木丛、小坑小洼,都成了他隐身的地方。”

基本含义

  • 指地上的物体或事物。也可用来形容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物质。

详细解释

  • 地物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地”和“物”。地指地面,物指物体。地物一词用来表示地面上的物体或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地物可以指具体的实物,如树木、山川、建筑物等;也可以指比喻性的事物,如风景、景色、景观等。

使用场景

  • 地物这个成语在描述具体事物或物质时常常使用。可以用于描述自然景观、城市建筑、家具摆设等方面的事物。同时,在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中也经常出现。

故事起源

  • 地物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庄子·内篇·养生主》中。这篇文章中描述了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位仙人与一位普通人的对话。仙人告诉普通人,要学会养生,需要观察周围的地物,认识自然界的事物,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成语结构

  • 地物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 1. 这座公园的地物丰富多样,让人流连忘返。2. 在这个城市,各种各样的地物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景。3. 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地物,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地物的“地”字与地面相关,而“物”字则代表物体。可以想象自己在地面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如树木、建筑物等,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地物相关的成语,如地平线、地动山摇等。同时,也可以了解与地物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地质学、地理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在公园里观察各种各样的地物,特别喜欢看花草树木。2. 初中生:这座城市的地物丰富多样,每天都有新的景点可以探索。3. 高中生:在这个城市的建筑物中,不仅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还有古老的文化遗址,真是地物丰富。以上是关于“地物”词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地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