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慴
拼音zhèn shè
注音ㄓㄣˋ ㄕ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1).震惊惶惧。《史记·酷吏列传》:“於是上遣 山 乘鄣。至月餘, 匈奴 斩 山 头而去。自是以后,羣臣震慴。”《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 王涯 辈承顺其风指,惟恐不逮;自中尉、枢密、禁卫诸将,见 训 皆震慴,迎拜叩首。” 清 刘大櫆 《书荆轲传后》:“ 荆軻 欲有所待勇者与俱,而 丹 迟之;至使 舞阳 震慴 秦 庭之中,惟 軻 一人,故击 秦王 不中耳。”
(2).使震惊,恐惧。《旧唐书·韦思谦传》:“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慴州县,诚旷职耳。”《明史·熊文灿传》:“ 文灿 遂上言:‘臣兵威震慴,降者接踵。’” 梁启超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吾观 法国 大革命后……不移时而出 拿破仑 ,大行復仇主义以震慴 欧 陆。”
基本含义
- 震慑、使人畏缩
详细解释
- 震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震”表示震动、惊动,“慴”表示使畏缩、使退缩。合在一起,震慴的含义是通过震动、惊动来使人畏缩、退缩。
使用场景
- 震慴常用于描述一种强烈的威慑力量,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对他人的威慑、吓唬作用。在正式场合或者严肃的环境中,使用震慴可以表达一种严厉、强大的威慑力量。
故事起源
- 震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在古代,齐国有一位名叫季札的将军,他有一次率领齐军与敌人战斗。他骑着一匹黑马,手持长矛,勇敢无畏地冲杀敌军,震慑住了敌人。后来,人们用“震慴”来形容这种威慑力量。
成语结构
- Subject + 震慴 + Object
例句
- 1. 这位领导的严厉表态震慴了一众不法分子。2. 他的威严仪表震慴了所有的下属。3. 震慴敌军,是战争中的重要策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震慴这个成语:1. 将“震”和“慴”两个字单独记忆,然后再结合起来。2. 想象一个强大的力量通过震动来使人畏缩、退缩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震慴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如“震古烁今”、“慑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严厉面容震慴住了我们。2. 初中生:学校严格的纪律制度震慴了学生的违规行为。3. 高中生:警察的威严形象震慴了不法分子的犯罪心理。4. 大学生:领导的激励演讲震慴了我们对未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