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俗
拼音xiǎo sú
注音ㄒㄧㄠˇ ㄙ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通俗易懂。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孟元老 《梦华録》,其叙郊祀、朝会、上元、教池为详……但《梦华》语图晓俗,无文采,不能起其事。”
基本含义
- 明白世俗之理,通达世情。
详细解释
- 晓俗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晓意为明白,俗意为世俗。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明白世俗之理,通达世情。这个成语强调了对社会常规、人情世故的了解和理解,以及对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的熟悉。
使用场景
- 晓俗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聪明、机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懂得世故。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智慧和机智,也可以用来自嘲自己对世事的了解不够。
故事起源
- 晓俗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书·陶潜传》。陶潜是晋朝时期的一个文学家,他以诗文才华闻名于世。有一次,陶潜参加宴会,他看到有人饮酒过量,就劝阻他们不要再喝了。有人笑着说:“你是个文人,怎么懂得世俗?”陶潜回答说:“我虽然是个文人,但我也晓得世俗。”这个故事说明了陶潜不仅在文学上有才华,在了解世事上也很有见解。
成语结构
- 晓俗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晓和俗都是单音节的汉字。
例句
- 1. 他很晓俗,懂得如何与人相处。2. 她虽然年轻,但很晓俗,处理问题很得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晓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的头顶上有一个大大的光环,表示他聪明、机智,通达世情。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晓俗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际关系和社会常规相关的成语,如“明理”,“通情达理”,“见多识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很晓俗,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初中生:她很晓俗,能够很好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高中生:他很晓俗,对社会的运作机制有很深的理解。大学生:她很晓俗,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社交场合。成人:他很晓俗,懂得如何应对职场上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