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北伐军在词典中的解释
běijūn

北伐军

拼音běi fá jūn

注音ㄅㄟˇ ㄈㄚˊ ㄐㄩ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 郭沫若 《北伐途次》小引:“在这儿所要叙述的是一九二六年北伐军进攻 武昌 时的事情。”

英文翻译

  • 1.the Northern Expeditionary Army

基本含义

  • 北伐军是指20世纪初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一支军队,目的是推翻北方军阀政权,统一中国。

详细解释

  • 北伐军是中国国民党在1926年至1928年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总称。北伐军的目标是推翻北方的军阀政权,统一整个中国。北伐军经历了长征、南昌起义等重要事件,并最终成功推翻了北方军阀政权,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决心坚定、意志坚强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团队。

故事起源

  • 北伐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国民党的建立。在中国国民党成立后,为了推翻北方军阀政权,统一中国,国民党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行动,这些行动被总称为北伐军。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北伐”和“军”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像北伐军一样,坚决推动改革。2. 这个团队就像北伐军,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北伐军的英勇奋斗和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将其与坚定的决心、团结一心等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北伐军的历史背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以及其他与中国历史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北伐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重要军队。2. 初中生:北伐军的英勇奋斗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3. 高中生:北伐军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4. 大学生:北伐军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一支军队,他们为推翻北方军阀政权做出了巨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