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庠均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ángjūn

庠均

拼音xiáng jūn

注音ㄒㄧㄤˊ ㄐㄩ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学校。均,成均。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迨今五十餘年,庠均之士,未闻祖是编纪事实,以广贤关嘉话者,似为闕典。”

基本含义

  • 指学校教育的平均水平,也指学生的相貌、品德、学业等方面达到平均水平。

详细解释

  • 庠均源自《礼记·学记》:“庠,小学也。均,平也。”庠指的是古代的小学,而均表示平均。庠均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学校教育的水平达到平均水平,学生的相貌、品德、学业等方面也达到平均水平。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学校教育的质量平庸,学生的整体素质一般。

故事起源

  • 庠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教育。儒家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平均,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而且教育的水平应该达到平均水平,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庠均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学校教育平庸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庠均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太差了,完全是庠均水平。2. 他的成绩虽然不突出,但也能算得上是庠均之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庠均”与学校教育的平均水平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学校里的学生们都长得很一般,学习成绩也都差不多,这样就能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理念和发展,以及现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和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全班的成绩都差不多,可以说我们是庠均之辈。2. 初中生:虽然我不是学习特别好的学生,但我也不是庠均水平的。3. 高中生: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太差了,完全是庠均水平。4. 大学生:我希望自己的学业能够超过庠均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拆字解意

庠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