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舞
拼音bàng wǔ
注音ㄅㄤˋ 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蚌舞 bàngwǔ
[mussel dance] 俗称蚌灯,秧歌队中常见的舞蹈节目,一般由两个人配合表演,男的扮渔翁,女的身背由竹篾扎成的大蚌壳,扮蚌壳精,表演渔翁捉蚌的故事
英文翻译
1.mussel dance(也叫“蚌壳灯”, 汉族民间舞蹈之一)
详细解释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时,一人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壳,扮成蚌,一人扮成渔夫,表现渔翁捉蚌;或再加一人扮成鹬,三人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又称蚌壳灯。
基本含义
- 形容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相互争斗,最终双方都受到损失的局面。
详细解释
- 蚌舞的寓意源于蚌与舞蹈的比喻。蚌是一种双壳贝类动物,壳紧闭不开,舞蹈则是人们为了表演而跳动的动作。蚌舞表示双方为了争夺利益而相互争斗,最终双方都受到损失的局面。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在争斗中应该懂得合作与妥协,而不是一味地争斗下去。
使用场景
- 蚌舞常用于形容两个或多个团体、个人为了争夺利益而相互争斗,最终双方都受到损失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政治斗争、商业竞争、家庭争执等场景。
故事起源
- 蚌舞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两只蚌争夺一颗美丽的珍珠,最终双方都不肯放手,结果双双受到损失。这个故事通过蚌舞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争斗中的双输局面。
成语结构
- 蚌舞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蚌和舞。蚌表示贝类动物蚌,舞表示跳动的动作。
例句
- 1. 他们两个为了一个小事情而争吵不休,真是蚌舞。2. 这场商业竞争变成了一场蚌舞,最后两家公司都陷入了困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蚌的形象和舞蹈的动作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两只蚌在跳舞,最终双方都受到损失的情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争斗、合作和妥协相关的成语,如“明争暗斗”、“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两个同学为了一个游戏争吵不休,真是蚌舞。2. 初中生:政治斗争中,两个政党为了争夺权力而相互攻击,最终都受到了损失,真是蚌舞。3. 高中生:商业竞争中,两家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展开激烈竞争,结果都陷入了困境,真是蚌舞。4. 大学生:在家庭争执中,父母互相争吵不休,最终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真是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