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除狼得虎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úláng

除狼得虎

拼音chú láng dé hǔ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chú láng de hǔ ㄔㄨˊ ㄌㄤˊ ㄉㄜ ㄏㄨˇ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金史·陈规传》:“近虽遣官廉察,治其姦滥,易其疲软,然代者亦非选择,所谓除狼得虎也。”《三国演义》第五回:“或説 术 曰:‘ 孙坚 乃 江 东猛虎;若打破 洛阳 ,杀了 董卓 ,正是除狼而得虎也。’”

基本含义

  • 在对抗强敌时,除去一只狼,却得到一只虎。比喻在斗争中,除掉一个敌人,却换来了更强大的敌人。

详细解释

  • 成语“除狼得虎”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当时,淮阴侯刘邦为了对抗秦国,曾与燕王张耳联合。在一次战斗中,他们成功击败了秦军的主力部队,但却因此激怒了赵国的强大势力。最终,刘邦与张耳被迫与赵国结盟,但赵国却成为了更强大的敌人,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困扰。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措施或行动反而引发了更大的麻烦。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在处理事务时要慎重考虑后果。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战争纷争。它通过淮阴侯刘邦与燕王张耳的联合抗秦,以及后来与赵国结盟的经历,告诉人们在斗争中要谨慎选择策略,避免因一时的胜利而引来更大的麻烦。

成语结构

  • 除狼得虎

例句

  • 1. 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采取了极端的手段,结果除狼得虎,引来了更多的麻烦。2. 这次行动虽然成功击败了敌人,但却除狼得虎,让我们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局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只狼和一只虎,在一场战斗中,你成功除去了狼,却得到了一只更强大的虎。这个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除狼得虎这个成语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故事,学习这个成语也可以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战争纷争的历史背景。可以进一步学习淮阴侯刘邦和燕王张耳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抗秦国的经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一起踢足球,但除狼得虎,越踢越累。初中生:他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采取了一种冒险的方法,结果除狼得虎,问题变得更复杂了。高中生:在这次选举中,候选人采取了一种攻击对手的策略,却除狼得虎,引来了更多的批评。

拆字解意

除狼得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