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瓢觯在词典中的解释
piáozhì

瓢觯

拼音piáo zhì

注音ㄆㄧㄠˊ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泛指酒器。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浩浩乎非瓢觶所挍矣,茫茫乎非跬步所寻矣。”

基本含义

  • 形容器物容量小,不能满足需要。

详细解释

  • 瓢是一种容量很小的水具,觯是古代一种小酒器。瓢觯合用,都容量小,表示不能满足需要。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事物的容量小,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也可用来形容某人能力有限,无法胜任某项任务。

故事起源

  • 瓢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生活情景。古代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常常需要用瓢觯来取水解渴。瓢觯的容量小,一次只能取少量水,不能满足大量水需求。因此,人们将瓢觯比喻为容量小,不能满足需要的事物。

成语结构

  • 主要由“瓢”和“觯”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储物箱太小了,根本是瓢觯之见。2. 他的才华只能算得上瓢觯,无法胜任这个职位。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瓢觯”的发音与“漂浮”的发音相似,想象一个小瓢漂浮在水面上,表示容量小,无法满足需求。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容量相关的成语,如“杯弓蛇影”、“杯水车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书包太小了,装不下这么多书,简直是瓢觯之见。2. 初中生:这个游泳馆的淋浴间太小了,人多的时候根本是瓢觯之见。3. 高中生:这个电影院的座位太少了,周末的时候很难买到票,简直是瓢觯之见。4. 大学生:这个学校的实验室设备太旧了,无法满足我们的科研需求,简直是瓢觯之见。

拆字解意

瓢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