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格掷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格掷

拼音gé zhì

注音ㄍㄜˊ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遗弃,抛弃。 清 柴绍炳 《苦妇弃儿叹》诗:“格掷捐路傍,肠断涕涟洏。”

基本含义

  • 用力投掷或扔掉

详细解释

  • 格掷是一个动词成语,表示用力投掷或扔掉物体。这个成语强调了力量和决心,常用来形容用力投掷物体或毫不犹豫地扔掉某物。

使用场景

  • 格掷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力量强大、决心坚定的动作。可以用来描述运动员投掷重物,也可以形容一个人毫不犹豫地扔掉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故事起源

  • 格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是用来形容齐国的大臣尹僚。他在齐国内部发生纷争时,毫不犹豫地扔掉了一些不忠诚的大臣,表现出了他的决心和力量。

成语结构

  • 格掷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格”表示用力,第二个字“掷”表示投掷或扔掉。

例句

  • 1. 运动员格掷铁球,力量惊人。2. 她格掷了一张纸,表示对那个主意的反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格掷”想象成一个人用力投掷一个物体的动作,通过想象这个动作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力量和决心相关的成语,如“力争上游”、“毅然决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格掷了一个纸球,直接命中了篮筐。2. 初中生:他格掷出一记漂亮的扣篮,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3. 高中生:她毅然决然地格掷掉了一封不合适的情书。4. 大学生:他用力格掷了一本教科书,表示对学习的不满。

拆字解意

格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