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敦行在词典中的解释
dūnxíng

敦行

拼音dūn xíng

注音ㄉㄨㄣ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笃行。《逸周书·小明武》:“敦行王法,济用金鼓。” 明 归有光 《平和李氏家规序》:“君从 晋江 蔡介夫 先生受学,敦行古道。”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种德》:“﹝ 张映葵 ﹞好学能文,敦行不怠。”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品行高尚,为人正直,行为端庄。

详细解释

  • 敦行是由“敦”和“行”两个字组成的,其中,“敦”意味着诚实正直,而“行”表示行为举止。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行为端庄,不做不正当的事情。

使用场景

  • 敦行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得体,端庄庄重。在社会交往中,敦行是一个人受人尊敬的重要标志。

故事起源

  • 敦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论语》中的一段对话。孔子问子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路回答道:“‘敦琴琴于桑林之下,其未得之也,琴声何如?’”孔子问:“‘可得而闻与?’”子路回答:“‘不可得闻也。’”孔子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这段对话中的“德之弃”就指的是不敦行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敦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敦行,深受大家的尊重。2. 这个年轻人敦行有礼,很有前途。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敦”字的发音“dūn”联想,敦行的人品行高尚,为人正直。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品德和行为相关的成语,如“廉洁自律”、“举止得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很敦行的同学,总是帮助别人。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很敦行,大家都很尊敬他。高中生:这位老师敦行有礼,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是很公平。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敦行,树立良好的形象。

拆字解意

敦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