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俭草
拼音shì jiǎn cǎo
注音ㄕㄧˋ ㄐㄧㄢˇ ㄘ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元世祖 忽必烈 定的草名。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卷四上:“ 元世祖皇帝 思 太祖 创业艰难,俾取所居之地青草一株,置於大内丹墀之前,谓之誓俭草。盖欲使后世子孙知勤俭之节。”
基本含义
- 指发誓要节约俭省的人。
详细解释
- 誓俭草是由“誓”、“俭”、“草”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誓”表示发誓,“俭”表示节约俭省,“草”表示人。全词意为发誓要节约俭省的人。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发誓要过节俭生活的决心和态度。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节约,不浪费资源的行为。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节约资源,遵循节俭的生活方式。
故事起源
- 关于誓俭草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它与中国古代节俭思想有关。中国历史上一直强调节约俭省的美德,尊重节约的生活方式。誓俭草成语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成语结构
- 誓俭草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誓”为动词,“俭”为形容词,“草”为名词。
例句
- 1. 他是个誓俭草,从来不浪费一分钱。2. 我们应该向誓俭草学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誓俭草这个成语:1. 关联记忆法:将“誓俭草”与节约、俭省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2. 形象联想法:想象一个发誓要节约的人,身上长满了节约的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誓俭草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节约、俭省相关的成语,如“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等。这些成语都反映了中国古代重视节约的文化传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誓俭草一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誓俭草学习,遵循节俭的生活方式,不浪费资源。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发誓成为誓俭草,学会理财,不过度消费。4. 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节约意识,从小事做起,像誓俭草一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