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自广在词典中的解释
guǎng

自广

拼音zì guǎng

注音ㄗㄧˋ ㄍㄨ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自宽。自我安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 既以适居 长沙 , 长沙 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逊 常服 东方朔 之言,避世 金马 ,何必深山蒿庐之下,遂借陆沉公子为主人,拟《客难》,製《客诲》以自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 郑夷甫 ﹞忧伤感叹,殆不可堪。人有劝其读《老》《庄》以自广。”
    (2).扩大自己的地盘、声望、识见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愿王毋西兵,北徇 燕 代 ,南收 河内 以自广。”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其一碑,僧之徒思得声名人文其事以自广。”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3).自以为识见广博;自大。《书·咸有一德》:“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唐 白居易 《箴言》序:“名既立而自广自满,尚念九仞亏於一簣。”
    (4).自己胸怀宽广。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近有词流与人一字之益,每对众言之,其不自广也如此。”

基本含义

  • 指自己的志向广大,胸怀宽广,不拘小节。

详细解释

  • 自广是由“自”和“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自广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志向和胸怀非常广阔,不受小节的束缚,能够胸怀大志,不拘小节,有着开阔的眼界和宽广的胸襟。

使用场景

  • 自广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志向和胸怀宽广,不受小节限制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拘小节,能够包容和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故事起源

  • 自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刘敬传》中的一个故事。刘敬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官场上一直保持着宽广的胸怀和志向,不拘小节,不受小人的干扰。后来,他被贬官,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志向和胸怀,最终得到了重用。因此,人们用“自广”来形容一个人有着宽广的胸怀和志向。

成语结构

  • 自广是一个由“自”和“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形容词性成语。

例句

  • 1. 他的志向非常自广,不拘小节,总是追求更高的目标。2. 他的胸怀非常自广,能够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自广”与“胸怀宽广,志向广大”这样的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也可以将其与刘敬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刘敬在官场上保持着宽广的胸怀和志向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胸怀广阔”、“志向远大”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梦想非常自广,他想成为一名科学家。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有自广的胸怀,努力学习,为未来做好准备。3. 高中生:在选择未来的职业时,我们应该有自广的眼界,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和限制。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自广的志向,不仅仅关注自己的个人发展,还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自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