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列
拼音sù liè
注音ㄙㄨˋ ㄌ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诉说,控诉。《旧唐书·李杰传》:“ 开元 初,为 河南 尹。 杰 既勤於听理,每有诉列,虽衢路当食,无废处断。由是官无留事,人吏爱之。”
基本含义
- 诉讼、告状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诉列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诉”和“列”两个字组成。其中,“诉”指的是向法庭提起诉讼,告状;“列”指的是将案件列举出来,详细说明。因此,“诉列”表示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或告状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或争议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在法庭上提起诉讼,告状的情景,也可以用于形容正义的力量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公平和公正。
故事起源
- 关于“诉列”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它是一个纯粹的描述性成语,用来形容人们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行为。
成语结构
- 诉列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诉”表示告状的行为,名词“列”表示详细说明的行为。
例句
- 1. 他们因为产权问题在法庭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诉列。2. 她决定通过诉列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3. 他们希望通过诉列让公众了解到真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诉列”与“告状”这个词相连来记忆。因为“诉列”的基本含义就是告状,所以可以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法律和诉讼相关的成语,可以加深对“诉列”的理解。例如,“起诉”、“告状”、“审判”等成语都与诉讼相关,可以一起学习,拓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决定通过诉列来告诉老师发生的事情。2. 初中生:他们决定通过诉列的方式来解决纠纷,避免产生更大的冲突。3. 高中生:她决定通过诉列的方式来追求正义,帮助那些受到不公对待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