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儒医在词典中的解释

儒医

拼音rú yī

注音ㄖㄨˊ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 儒医 rúyī
    [a physici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o used to be a scholar] 旧时指读书人出身的中医

英文翻译

  • 1.【医】Confucian physician

详细解释

  • 旧时称儒生之行医者。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谢与权医》:“有 蘄 人 谢与权 ,世为儒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刘大成》:“ 文登 生员 刘大成 以儒医耆德,为乡党所推,董修学宫。” 邹韬奋 《无所不专的专家》:“医生原是一种很专门的职业,但在医字之上却加一个‘儒’字,称为‘儒医’,儒者是读书人也。于是读书人不但可以‘出将入相’,又可以由旁路一钻而做‘医’。”

基本含义

  • 指具有儒家学问和医术的人,也用来形容对病人关怀备至的医生。

详细解释

  • 儒医由“儒”和“医”两个字组成。儒,指儒家学问,代表着儒家思想的精髓,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医,指医术,代表着医学知识和技能。儒医这个成语指的是既具备儒家学问,又精通医术的人。同时,它也用来形容那些对病人关怀备至、治疗有方的医生。

使用场景

  • 儒医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医生对病人的关心和治疗技能,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有学问又有医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医生对病人的关怀备至,或者赞美一个人既有学问又有医术的能力。

故事起源

  • 儒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齐东野语》一书中。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叫程颐的学者,他既精通儒家学问,又精通医术,被称为“儒医”。程颐在治病时,不仅关心病人的身体,还关心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他不仅通过药物治疗疾病,还通过言传身教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程颐被称为“儒医”。

成语结构

  • 儒医是一个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这位医生不仅有着丰富的医术经验,还深谙儒家学问,真是一位真正的儒医。2. 医生对待病人像对待亲人一样,他是一位真正的儒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医生穿着儒家学问的道袍,手持医书,同时关心病人的身体和心理,这样就能够记住儒医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儒家学问和医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儒家学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经典、儒家思想等内容。医术则是医学的一部分,可以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如何治疗和关心病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一位儒医,他既是一位好爸爸,又是一位好医生。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儒医一样关心他人,不仅要关心他们的身体,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位儒医,既有学问又能够帮助别人治病。4. 大学生:在医学院学习期间,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位真正的儒医,不仅能够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关心病人的整体健康。

拆字解意

儒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