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憎主人
拼音dào zēng zhǔ ré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ào zēng zhǔ rén ㄉㄠˋ ㄗㄥ ㄓㄨˇ ㄖㄣˊ
盗憎主人(盜憎主人)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语出《左传·成公十五年》:“ 伯宗 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於难。’”《后汉书·马援传》:“及臣还反,报以赤心,实欲导之於善,非敢譎以非义,而 嚣 ( 隗嚣 )自挟姦心,盗憎主人,怨毒之情,遂归於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卢仝》:“ 仝 復虑盗憎主人,愿罢之。”亦作“ 盗怨主人 ”。 汉 刘向 《说苑·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亦省作“ 盗憎 ”。 唐 薛能 《春日寓怀》诗:“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 宋 王禹偁 《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臣观 汝士 之所为略无私过,盖盗憎民怨尔。”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世业为奴有,空名任盗憎。”
基本含义
- 指盗贼憎恨主人,比喻帮助别人却反而招来怨恨。
详细解释
- 盗憎主人这个成语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分别是“盗”、“憎”和“主人”。它的基本含义是指盗贼憎恨主人,比喻帮助别人却反而招来怨恨。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却被对方怨恨或背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一种令人遗憾的情况,当你出于善意去帮助别人,但结果却不如预期,反而招来对方的怨恨或背叛。比如,你帮助一个同事解决了一个问题,但他却因此嫉妒你并对你产生敌意。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盗贼。这个盗贼曾经在一次偷盗行动中被主人发现,但主人并没有报警或惩罚他,反而对他表示宽容和友好。然而,这个盗贼却对主人产生了怨恨,因为他认为主人的宽容和友好是对他的嘲笑和侮辱。所以,这个成语就形成了,用来形容帮助别人却反而招来怨恨的情况。
成语结构
- 盗憎主人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每个词的意思如下:盗:盗贼,指偷盗的人。憎:憎恨,厌恶。主人:主人,指被盗贼偷盗的人。
例句
- 1. 她曾经帮助过他,但他却对她产生了盗憎主人的情绪。2. 当你帮助别人时,要小心不要引起盗憎主人的反应。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将“盗”、“憎”和“主人”三个词分别记忆。想象一个盗贼偷东西时被主人发现,主人对他表示宽容和友好,但盗贼却对主人产生怨恨和憎恶的情绪。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这个成语相关的词语和成语,例如“盗亦有道”和“盗名欺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帮助了小明做作业,但他却对我产生了盗憎主人的情绪。初中生:我曾经帮助过他解决了一个问题,但他却对我产生了盗憎主人的情绪。高中生:她曾经帮助过他,但他却对她产生了盗憎主人的情绪。大学生及以上:当你帮助别人时,要小心不要引起盗憎主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