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谬
拼音pì miù
注音ㄆㄧˋ ㄇㄧ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乖僻荒谬,违背正理。《宋书·礼志二》:“古之诸侯众子,犹以尊厌;况在王室,而欲同之士庶,此之僻谬,不俟言而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是以 桓谭 疾其虚伪, 尹敏 戏其深瑕, 张衡 发其僻谬, 荀悦 明其诡诞,四贤博练,论之精矣。”《南史·裴松之传》:“今宜準经誥,凡诸僻谬,一皆详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献书被斥》:“ 东昌府 通判 傅宽 进《太极图説》,上谓僻谬悖理,斥之勿令误后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憒僻谬,貽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
基本含义
- 离奇荒谬,不合常理
详细解释
- 僻谬是指事物离奇荒谬,超出常理之外。形容某种事物或观点非常不合常理,荒唐可笑。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言行、观点、行为等荒唐离奇,不合常理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批评、嘲笑等语境中。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则故事:汉代文人刘安在写作中,经常使用一些离奇荒谬的词句,被人嘲笑为“僻谬”。后来,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不合常理的事物,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这个观点太僻谬了,完全不符合常理。2. 他的言行举止总是充满了僻谬的想法,让人难以理解。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批米”,意味着批评一个人的观点或行为离奇荒谬,不合常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相关成语如“荒谬”、“荒唐”等,以拓展对离奇荒谬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想法太僻谬了,不符合常识。2. 初中生:这个电影情节太僻谬了,根本不真实。3. 高中生:他的观点完全僻谬,缺乏逻辑性。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结论太僻谬,根本站不住脚。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