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聿斯在词典中的解释

聿斯

拼音yù sī

注音ㄧㄩˋ ㄙ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星相家言。以星象占人贵贱吉凶之术,传自 印度 。《新唐书·艺文志三》有《都利聿斯经》二卷,“ 贞元 中, 都利 术士 李弥乾 传自 西天竺 ,有 璩公 者译其文”。《上青十一大曜灯仪》:“允推神首之星,爰播聿斯之咏。”《宋史·方技传下·楚衍》:“﹝ 衍 ﹞明相法及《聿斯经》,善推步、阴阳、星历之数,间语休咎无不中。” 明 宋濂 《禄命辨》:“予尝闻之於师,其説多本於《都利聿斯经》; 都利 盖 都赖 也。西域 康居城 当 都赖水 上,则今所传《聿斯经》者,婆罗门术也。”参阅 日本 石田干之助 《都利聿斯经及其佚文》、 饶宗颐 《选堂集林·论七曜与十一曜》。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行为或言辞严谨、精确,不敢有丝毫马虎和随便。

详细解释

  • 聿斯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行为或言辞要严谨、精确,不能有丝毫马虎和随便。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做事情和说话时要非常认真和细致,不能草率和马虎。它在形容人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时非常有力地表达了严谨和精确的要求。

使用场景

  • 聿斯一词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和言辞,特别是在需要严谨和精确的场合。比如,当表扬一个人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和细致时,可以说他的工作聿斯;当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或解答问题时要仔细检查和避免马虎时,可以提醒他们要聿斯一些。

故事起源

  • 聿斯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路》篇中,其中孔子对子路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的行为聿斯。这个成语在后来的文献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了表达严谨和精确的重要词语。

成语结构

  • 聿斯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聿”是一个形声字,由“言”和“舛”组成,表示人的言辞要准确无误;“斯”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严谨、精确。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聿斯严谨,从不马虎。2. 学生们在考试前要聿斯检查答卷,避免简单的错误。3.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聿斯合作和努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聿斯”拆分为“言”和“斯”,并联想到“言辞准确、严谨”的意思。可以通过多次复习和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与严谨和精确相关的成语,如“一丝不苟”、“一针见血”等,扩大词汇量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在写作业的时候聿斯检查,不让任何一个字写错。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在做实验时要聿斯操作,不能有任何疏忽。3. 高中生:考试前要聿斯复习,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要聿斯引用资料,保证准确性和学术规范。5. 成年人:在工作中要聿斯对待每一个细节,确保质量和效率。

拆字解意

聿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