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结
拼音mù dèng kǒu jié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mù dèng kǒu jié 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ㄐㄧㄝ ˊ
目瞪口结(目瞪口結)
同“ 目瞪口呆 ”。 王以仁 《流浪》:“当他们要我在那张表上填写着我的职业和来 杭 的目的时,我真是目瞪口结的呆住了。”
基本含义
- 形容因惊讶、害怕、紧张等而说不出话来,呆若木鸡。
详细解释
- 当人们遇到突发的惊讶、害怕或紧张的情况时,常常会出现口齿不清、说不出话来的情况。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在遭遇意外或无法预料的情况下,失去了思考和表达能力,变得愚钝无言。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因为受到惊吓、震惊或紧张而无法说话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某人因为紧张而无法回答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意见。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杨震是当时的名臣,他曾经在朝廷上发言时,因为紧张而说不出话来,只能目瞪口结,后来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目瞪口结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如下:目:眼睛;瞪:大张着眼睛看;口:嘴巴;结:闭合,不能说话。
例句
- 1. 当他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时,他整个人都目瞪口结。2.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他有些目瞪口结,无法立即回答。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语中的“目瞪”部分,想象一个人惊讶到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可以将“口”和“结”连在一起,想象一个人的嘴巴因为紧张而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张口结舌”、“结结巴巴”等,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可以阅读相关的故事或文章,了解更多有关目瞪口结的情景描述和使用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当老师突然提问时,他吓得目瞪口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初中生:在比赛前,他紧张得目瞪口结,连续几次都忘记了自己要说的话。高中生:面对考试的难题,他有些目瞪口结,但还是努力思考后给出了答案。大学生:在面试时,她因为紧张而目瞪口结,无法流利地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