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鞭背在词典中的解释
biānbèi

鞭背

拼音biān bèi

注音ㄅㄧㄢ ㄅ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薄刑之一。鞭打背部。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新唐书·刑法志》:“ 太宗 尝览《明堂针灸图》,见人之五藏皆近背,针灸失所,则其害致死,叹曰:‘夫箠者,五刑之轻;死者,人之所重。安得犯至轻之刑而或致死?’遂詔罪人无得鞭背。”《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申禁鞭背国法,不用徒、流、黥、绞之刑,惟杖臀。”

基本含义

  • 用鞭子抽打背部,比喻严厉斥责或惩罚。

详细解释

  • 鞭背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意味着对他人的严厉批评或惩罚,通常用来形容领导或长辈对下属或晚辈的严厉管教。这个成语的含义强调了对错误行为的严厉惩罚,以期能够让对方悔过自新。

使用场景

  • 鞭背这个成语通常在以下场景中使用:1. 形容领导严厉批评下属的行为。2. 形容长辈对晚辈或学生的严厉管教。3. 形容严格的教育方式或纪律。

故事起源

  • 鞭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中国。相传,齐国的孟尝君有一天骑马巡视自己的领地,突然看到一名农夫在田地里偷懒。孟尝君非常愤怒,立即命令士兵给农夫鞭背,以惩罚他的懒惰行为。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形容严厉惩罚的成语。

成语结构

  • 鞭背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鞭”和名词“背”组成。

例句

  • 1. 领导对他的工作态度非常不满,直接鞭背了他一顿。2. 这位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求非常严格,经常鞭背以示警示。

记忆技巧

  • 记忆鞭背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技巧:1. 关联:将“鞭背”与严厉批评或惩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形成关联记忆。

2. 动画

  • 想象一个人被鞭子抽打背部的画面,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鞭背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以下内容:1. 孟尝君和齐国的历史背景。2. 其他形容严厉批评或惩罚的成语,如“责骂”、“棒打鸳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他的不认真完成作业进行了鞭背。2. 初中生:领导对员工工作不负责任进行了鞭背。3. 高中生:父母对他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进行了鞭背。4. 大学生:教授对学生的论文质量低下进行了鞭背。

拆字解意

鞭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