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魂不赴体在词典中的解释
hún

魂不赴体

拼音hún bù fù tǐ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hún bù fù tǐ ㄏㄨㄣˊ ㄅㄨˋ ㄈㄨˋ ㄊㄧˇ

    魂不赴体(魂不赴體) 

    同“ 魂不附体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只见两个力士,捉一个后生……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惊得 宣赞 魂不赴体。”《三遂平妖传》第六回:“那廝道:‘我从来爱取笑人,昨日不合撩拨了这妇人,吃鬍子打了一顿拳头;又吃他惊了,交我魂不赴体。’”

基本含义

  • 指人心神不在身体上,形容心思不集中或精神恍惚。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故事。相传,汉朝时期的司马相如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但他常常因为思考问题而忘记了自己的身体。有一次,司马相如在与人辩论时,竟然忘记了身体的疼痛,一直站立到天亮。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引申为“魂不赴体”,用来形容人心神不在身体上,思维不集中或精神恍惚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思考问题时心神不集中,或者在做事情时精神恍惚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爱迷恋某种事物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朝时期的司马相如的真实经历,后来被人们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人心神不在身体上的状态。

成语结构

  • 魂不赴体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的思维总是很散漫,经常魂不赴体。2. 在考试的时候,她总是容易分心,魂不赴体。3. 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能魂不赴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魂不赴体”与司马相如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司马相如在辩论时忘记了身体的疼痛,一直站立到天亮的情景,这样就能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司马相如的其他故事,了解他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作业的时候经常魂不赴体,老师总是要我集中注意力。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我有时也会魂不赴体,分数就会下降。3. 高中生:我在准备高考的时候不能魂不赴体,要认真复习。

拆字解意

魂不赴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