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贼
拼音mài zéi
注音ㄇㄞˋ ㄗㄟ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接受贿赂,放走敌人。 明 陈子龙 《诸将》诗之四:“诸军皆卖贼,天意厌昇平。”
基本含义
- 卖贼是指出卖朋友或背叛同伴的行为。
详细解释
- 卖贼源自于古代的盗贼行为,当有人出卖盗贼同伙,告发他们的行踪时,就被称为“卖贼”。这个成语在现代用法中,泛指出卖朋友或背叛同伴的行为,形容对他人不忠诚、不可信赖。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背叛朋友、出卖同伴或不守信用的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背叛团队的人,或者警示他人不要轻易相信背叛者。
故事起源
- 据传,卖贼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国有一个盗贼团伙,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之间非常信任。然而,有一个团伙成员为了自保,出卖了同伴的行踪,导致整个团伙被抓获。从此之后,人们用“卖贼”来形容出卖朋友或背叛同伴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前面的字是“卖”,后面的字是“贼”。
例句
- 1.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卖贼,出卖了我们的团队。2. 这个人没有忠诚度,经常卖贼,别轻易相信他。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卖贼”联想成一个背叛团队的盗贼,形象地表示出卖朋友的意思。你可以想象一个盗贼在背叛同伴,出卖团队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背信弃义”、“出尔反尔”等,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竟然卖贼,告诉老师我们的小秘密。2. 初中生: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卖贼出卖了我们的团队。3. 高中生:这个人背信弃义,经常卖贼,大家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