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借寇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èkòu

借寇

拼音jiè kòu

注音ㄐㄧㄝ ˋ ㄎ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后汉书·寇恂传》载 恂 曾为 颍川 太守,颇著政绩,后离任。 建武 七年 光武帝 南征 隗嚣 , 恂 从行至 颍川 ,百姓遮道谓 光武 曰:“愿从陛下復借 寇君 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 寇 , 贪泉 一举巵。”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余不佞,谨述公治郡状,并致其借 寇 之意,敢以告於銓衡。”

基本含义

  • 指借助外力来对抗内部敌人。

详细解释

  • 借寇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借”和“寇”两个字组成。借指借助,寇指敌寇。借寇的意思是指在内部敌人面前,借助外部力量来对抗敌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内部矛盾激化时,借助外力来解决问题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利用外部力量来对付内部敌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借寇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齐国内部有一个叫做晏婴的人,他被人诬陷,被齐国国君所怀疑。晏婴为了摆脱国君的怀疑,决定借助外国的力量来对付国内的敌人。他找到了代国的国君,请求代国出兵攻打齐国。代国出兵后,齐国国君被迫解除了对晏婴的怀疑。这个故事成为了借寇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借寇的结构是“借”和“寇”两个字,其中“借”是动词,表示借助;“寇”是名词,表示敌寇。

例句

  • 1. 在公司内部发生纷争时,有些人会选择借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2. 这个国家的政府为了对付内部敌人,不惜借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借助外力来对抗敌人的情境进行联想,来记忆借寇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内部矛盾激化时,借助外部力量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借寇相关的成语,如“借刀杀人”、“借花献佛”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成语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两个同学吵架了,其中一个同学选择借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初中生:当学校内部发生纷争时,有些同学会选择借寇的方式来对抗内部敌人。高中生:在政治上,有些政党会利用外部势力来对付内部敌人,这就是借寇的行为。

拆字解意

借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