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番藷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zhū

番藷

拼音fān zhū

注音ㄈㄢ ㄓ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同“ 番薯 ”。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七:“山藷,形魁垒;番藷,形圆而长。其味,则番藷甚甘,山藷为劣耳。”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容貌或品行丑恶,形容人丑陋或品行恶劣。

详细解释

  • 番藷原指一种长得丑陋的蔬菜,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的丑陋或品行恶劣。这个成语中的“番”意为外地,指的是与中国传统美丽形象相对立的外来物;“藷”指的是蔬菜,比喻人的品行丑陋。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貌丑陋或品行恶劣。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丑陋外表、恶劣行为或者不良品德。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由人们对番藷这种丑陋蔬菜的形象进行引申而来的。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例句

  • 1. 他长得真是番藷一样,一看就让人不舒服。2. 这个人的品行真是番藷,做出了很多让人不齿的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番藷这种丑陋的蔬菜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长得非常丑陋,像番藷一样,这样就可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外貌、品行相关的成语,如“美如冠玉”、“品行不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长得真是番藷一样,一看就让人不舒服。初中生:这个人的品行真是番藷,做出了很多让人不齿的事情。高中生:她的外貌就像番藷一样丑陋,没有人愿意和她交朋友。

拆字解意

番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