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烝
拼音xiào zhēng
注音ㄒㄧㄠˋ ㄓㄥ
繁体
基本解释
孝忱,孝顺的情意。《隶释·汉高阳令杨著碑》:“頎甫,班爵,方授银符,闻母氏疾病,孝烝内发,醳荣投黻,步出城寺。”
基本含义
- 指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
详细解释
- 孝烝是由“孝”和“烝”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孝指儿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烝指火焰,引申为对父母的孝敬犹如火焰般炽热。孝烝表示对父母的孝敬之情非常深厚,如火一般燃烧不息。
使用场景
- 孝烝常用于描述儿女对父母的孝顺和敬重,强调对父母的孝敬之情非常深厚。可以用于表扬孝顺的子女,也可以用于鼓励他人要孝顺父母。
故事起源
- 孝烝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孝烝如火。”这句话是形容鲁国公子骜对待父亲的孝顺之情如火一般炽热。后来“孝烝”逐渐演变为表示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对父母的孝烝让人十分感动。2. 孝烝之心,应传承至子孙后代。3. 孝烝不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美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孝烝”这个词语的发音,将“孝”与“照”进行联想,表示孝顺父母如照顾他们一样,将“烝”与“火”进行联想,表示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如火一般炽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孝敬”、“孝顺”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孝道的重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够孝烝父母。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先辈学习,传承孝烝之风。3. 高中生:孝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4. 大学生:我们应该将孝烝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忘敬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