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旷
拼音hóng kuàng
注音ㄏㄨㄥˊ ㄎ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宽宏豁达。 唐 柳宗元 《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今有 河南 元生 者,其人閎旷而质直。”
基本含义
- 形容广阔、辽阔。
详细解释
- 指广大无边之意,形容空旷无垠。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大地、天空等广阔无边的景象。也可用于比喻思想开阔、心胸广大。
故事起源
- 闳旷最早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闳闳其旷,烝烝其侈。”该句形容大地辽阔无边,后来演变成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那片田野一望无际,真是闳旷无边。2. 他的心胸像大海一样闳旷。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红旷”,红色代表广阔和热情,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广阔的成语,如“辽阔无边”、“浩瀚无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片草原真的很闳旷,可以放风筝。2. 初中生:我喜欢登山,因为山顶的景色很闳旷。3. 高中生:他的思想很闳旷,对各种观点都能接受。4. 大学生:在广阔的大学校园里,我感受到了闳旷的知识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