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想得美课程表在词典中的解释
xiǎngměichéngbiǎo

想得美课程表

拼音xiǎng dé měi kè chéng biǎo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想得美课程表 -概述

    小学四年级一男生自拟最喜欢的课程表,每天七节课,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2011年3月14日这份“想得美”课程表在汉网上贴出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不少人认为,“玩”已经成为了孩子的奢侈品。

    发帖人麒麟妈咪说,这份课程表是她在2011年3月14日收拾儿子房间时发现的,看后忍俊不禁,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说那是自己的 “想得美”课表。

    麒麟妈咪透露,10岁的儿子在一所知名小学就读四年级,学业负担不轻,双休日还在培优,大人也跟着累,玩的时间很少。“孩子们的心声真是让人五味杂陈。”她坦言,“每个孩子的梦想都是这样,只是儿子偷偷地写出来了。”

    内容

    这份课程表连双休日都排满了,但每天都安排了“玩”的课程,周一是“玩游戏”,周二是“痛快玩”,周三是“再玩”“继续玩”两节玩课,而周四、周五玩的课程更多,周六周日除了玩外,还有“睡到自然醒”各一节课。除了玩的课程外,还有“机器人制作”等课程。

    受欢迎

    有记者在翠微路小学让该校四年级一班学生每人写了一份自己最喜欢的课程表。同样惊奇的发现,35名学生中25人把“玩玩具”列入了课程表,玩游戏、看动画片也占据了相当多的课时。班上一位小朋友贝贝(化名)告诉记者,每天都是上课、做作业,一点不好玩,很喜欢“想得美”课表。

    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育专家别敦荣表示,“想得美”课表充分反映了小孩的天性和教育的冲突,课业负担过重让他们的童年很辛苦,让孩子们快乐不再,这也是教育主管部门为孩子减负的缘由。他认为为孩子减负不仅要家长配合,也需要社会形成合力。

基本含义

  • 形容人们幻想美好,但与现实相差甚远。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幻想美好事物时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它意味着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异非常大,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对于现实不切实际的幻想。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讽刺那些过于理想主义或不切实际的人,以及那些对于自己的能力或状况过于乐观的人。

故事起源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位角色名叫贾宝玉。故事中,贾宝玉曾经幻想过一个美好的课程表,但最终他的幻想与现实相差甚远,故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 + 想 + 得 + 美 + 宾语

例句

  • 1. 小明想得美地认为他可以在考试中轻松得到满分。2. 她想得美地以为她可以在一个月内学会弹奏钢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想得美”与“幻想美好”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幻想美好事物时面带微笑的表情。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得美地以为我可以在一天内完成所有的作业。2. 初中生:他想得美地认为他可以在比赛中取得冠军。3. 高中生:她想得美地以为她可以凭借漂亮的外表就能进入好大学。4. 大学生:他想得美地以为他可以在毕业后立即找到一份高薪工作。

拆字解意

想得美课程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