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服
拼音jiǎn fú
注音ㄐㄧㄢˇ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劣马。比喻驽钝的人。 宋 秦观 《谢王学士书》:“宜更赐指教,水导而木植之,使駑驂蹇服,知所趋向,不繆於先进之迹。”
基本含义
- 指言辞或行动迟缓,不敢放胆。形容人在言谈和行动上遇到困难或受到阻碍时表现胆怯、不敢冒险。
详细解释
- 蹇服一词由“蹇”和“服”两个字组成。“蹇”意为跛脚,引申为行动迟缓,不顺利。“服”意为低头顺从,表示屈服、顺从。蹇服一词形容人在言谈和行动上遇到困难或受到阻碍时表现胆怯、不敢冒险,只能低头顺从。
使用场景
- 蹇服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者压力时表现得胆怯、不敢冒险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碰到挫折或者遇到困难时,不敢积极应对,只能顺从他人的安排。
故事起源
- 《史记·董仲舒传》记载了一个关于蹇服的故事。董仲舒是汉代的一位儒家学者,他在朝廷中担任大司马的职位。有一次,董仲舒上奏皇帝说:“陛下,臣有一事不敢直言,请陛下宽恕。”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皇帝的顺从和敬畏之情。后来,人们就用“蹇服”来形容言行胆怯、不敢直言的情况。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在面对困难时,他总是蹇服不前,缺乏勇气。2. 他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但他并没有蹇服,而是努力克服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蹇”字的发音与“跛脚”相近,来记忆蹇服这个成语的含义。跛脚的人行动迟缓,不敢冒险,与蹇服的含义相符。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勇气、冒险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大胆创新”等,以丰富词汇并提高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遇到了难题,但我没有蹇服,而是努力解决它。2. 初中生:面对学业的压力,我不会蹇服,我要坚持努力学习。3. 高中生:尽管面对困境,但我不会蹇服,而是勇敢面对挑战。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不会蹇服,我要勇敢追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