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兰桡在词典中的解释
lánnáo

兰桡

拼音lán náo

注音ㄌㄢˊ ㄣ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小舟的美称。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六:“飞盖去芳园,兰橈游翠渚。” 元 萨都剌 《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诗:“木落 淮南 秋,兰橈泊 瓜渚 。” 清 曹寅 《鹿墟贻瓶中海棠》诗:“ 吴公 臺下花如澥,嬾趁兰橈到酒边。”

基本含义

  • 形容文采华美的诗文。

详细解释

  • 兰桡是由“兰”和“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兰,指的是兰花,是一种芳香四溢的花卉,象征高雅和美丽;桡,指的是船桨,是划船的工具。兰桡形容的是文采华美的诗文,如同兰花般美丽动人。

使用场景

  • 兰桡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中的华丽辞藻和优美的诗句。可以用来赞美一篇诗词的优美和华丽,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艺术性和精美程度。

故事起源

  • 兰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兰桡春晓绿,榭槛夜凉香。”这里用兰桡形容春天的清晨和夜晚的凉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

成语结构

  • 兰桡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诗词写得兰桡绽放,引人入胜。2. 这篇文章充满了兰桡之美,令人陶醉其中。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兰花的美丽和船桨的划动,形成一个美丽的画面,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文采华美的成语,如“锦绣前程”、“珠玉在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那些兰桡的诗句,感觉好像置身于花海之中。2. 初中生:老师的讲解总是充满了兰桡,让我们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 高中生:这篇文章用了很多兰桡的辞藻,让我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拆字解意

兰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