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袍套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otào

袍套

拼音páo tào

注音ㄆㄠˊ ㄊ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补服的别称。亦名外褂、外套。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巴图鲁坎肩》:“京师盛行巴图鲁坎肩儿,各部司员见堂官往往服之,上加缨帽,南方呼为一字襟马甲,例须用皮者,衬於袍套之中。” 黄远庸 《历历伤心录》:“我们在 蒙古 不觉得,若到 北京 戴起顶子花翎,穿起补服袍套,自己也觉得不好过。” 周锡保 《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十四章第二节:“至于袍套,即外褂的形式,在 清 初尚长,至 顺治 之末减短才及于膝,后又长至没髁。”

基本含义

  • 指人际关系密切,互相包庇,互相掩护。

详细解释

  • 成语“袍套”源于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故事中,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三人在取西经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恶人,恶人想要杀掉他们并夺取西经。恶人让三位和尚随他进山,孙悟空猜出了他的阴谋,于是找到了一块大石头躲在里面。恶人见猪八戒和沙僧没有躲起来,以为他们没有看破自己的计划,于是把他们带到了山顶。后来,孙悟空出来救了猪八戒和沙僧,成功击败了恶人。这个故事中的“袍套”指的就是孙悟空躲在石头里面,猪八戒和沙僧则被恶人当作了自己的“袍套”,他们互相包庇,互相掩护。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际关系密切,互相包庇,互相掩护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些团体中的成员之间相互保护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袍套”源于明代小说《西游记》。

成语结构

  • 袍套,由两个词语组成,分别是“袍”和“套”。

例句

  • 1. 他们三个人关系很好,总是互相袍套,不分彼此。2.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很团结,互相袍套,共同面对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袍套”想象成一件袍子和一个套子,袍子代表一个人,套子代表另一个人,两者紧密相连,互相包庇,互相掩护。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了解更多有趣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关系很好,经常互相袍套,一起玩耍。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都很团结,互相袍套,共同面对学习的困难。3. 高中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应该互相袍套,共同进步。4. 大学生:大学里的同学们互相袍套,互相帮助,在困难时互相支持。5. 成年人:在职场上,同事之间应该互相袍套,共同合作,共同进步。

拆字解意

袍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