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梗寇在词典中的解释
gěngkòu

梗寇

拼音gěng kòu

注音ㄍㄥˇ ㄎ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作梗入寇。《新唐书·郭正一传》:“ 吐番 旷年梗寇,师数出,坐费粮貲。近讨则丧威,深入则不能得其巢穴。”

基本含义

  • 梗寇是指强盗、土匪等犯罪分子。

详细解释

  • 梗寇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梗指的是竹子的节,寇指的是盗贼、强盗。梗寇的意思是指行为凶恶的强盗、土匪等犯罪分子。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罪恶行径,暗示对犯罪行为的谴责。

使用场景

  • 梗寇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和日常口语中,用来形容犯罪分子或者行为凶恶的人。可以用来批评犯罪行为,表达对社会不法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故事起源

  • 梗寇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战乱年代,土匪和盗贼横行,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苦难。梗寇一词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用来形容那些行为凶恶的犯罪分子。

成语结构

  • 梗寇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梗和寇分别表示竹子的节和盗贼,通过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含义。

例句

  • 1. 这个地区的梗寇猖獗,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2. 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梗寇团伙的犯罪案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梗寇的发音和形象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强盗手持着一根竹子的节,表示他是一个凶恶的犯罪分子。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犯罪和社会治安的历史背景,可以深入了解梗寇成语的使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警察叔叔抓住了一个梗寇。初中生:这个城市的治安问题很严重,梗寇经常出没。高中生:这个小说里的反派角色是一个梗寇,非常狡猾和凶残。大学生:社会上的梗寇团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拆字解意

梗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