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廪
拼音zào lǐn
注音ㄗㄠˋ ㄌㄧ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指行炊处和贮粮处。 宋 欧阳修 《夷陵县至喜堂记》:“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廩,异人畜,以变其俗。”
基本含义
- 指家庭生活稳定、幸福,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美好景象。
详细解释
- 灶,指灶台;廪,指粮仓。灶廪原为古代官署中负责供应粮食的地方,后来用来比喻家庭安定和睦。成语“灶廪”形容家庭和睦,家庭成员相互关爱,生活稳定幸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家庭和谐、美满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团队合作、关系融洽的场合。
故事起源
- 灶廪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意是指官署中负责供应粮食的地方。后来,人们将灶廪用来比喻家庭和睦、幸福,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灶廪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家庭和睦、幸福。
例句
- 1. 他们一家人和和睦睦,真是灶廪之乐。2. 这个团队成员关系非常好,像灶廪一样和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灶廪”与家庭和睦、幸福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家庭中的人们围坐在灶台旁,和谐地相处。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家庭和谐、幸福相关的成语,如“家和万事兴”、“和睦相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里的人和和睦睦,就像灶廪一样。2. 初中生:这个班级的同学关系很好,就像灶廪一样和谐。3. 高中生:我们家庭成员相互关爱,生活稳定幸福,真是灶廪之乐。4. 大学生:我们宿舍的同学相处融洽,就像灶廪一样和谐。